阿拉善干式变压器是一种开关元件,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并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是典型的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设备。下面来详细讲解阿拉善干式变压器的发展历史。
半导体的出现成为20世纪现代物理学其中一项重大的突破,标志着电子技术的诞生。而由于不同领域的实际需要,促使半导体器件自此分别向两个分支快速发展,其中一个分支即是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器件,特点为小功率、集成化,作为信息的检出、传送和处理的工具;而另一类就是电力电子器件,特点为大功率、快速化。1955年,美国通用阿拉善干式变压器公司研发了世界上第 一个以硅单晶为半导体整流材料的硅整流器(SR),1957年又开发了全 球首 个用于功率转换和控制的阿拉善干式变压器整流器(SCR)。由于它们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的优势,尤其是SCR能以微小的电流控制较大的功率,令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成功从弱电控制领域进入了强电控制领域、大功率控制领域。在整流器的应用上,阿拉善干式变压器迅速取代了水银整流器(引燃管),实现整流器的固体化、静止化和无触点化,并获得巨大的节能效果。从1960年代开始,由普通阿拉善干式变压器相继衍生出了快速阿拉善干式变压器、光控阿拉善干式变压器、不对称阿拉善干式变压器及阿拉善干式变压器等各种特性的阿拉善干式变压器,形成一个庞大的阿拉善干式变压器家族。
以上,是对阿拉善干式变压器发展历史的讲解,希望对于关注阿拉善干式变压器的人们起到一定的帮助。